触目惊心的数据:
2019年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统计显示,我国每年心脏猝死人数超54万——相当于每分钟1人倒下!而抢救的黄金时间仅有4分钟:
● 4分钟内进行急救,患者存活率可达90%;
●超过4分钟,大脑开始不可逆损伤,存活率每分钟下降7%-10%;
●10分钟后,生还希望几乎为零。
AED是什么
AED--自动体外除颤器,是一种便携式急救设备,专门用于抢救心脏骤停患者。它的核心功能是:自动分析心律 + 在需要时对心脏进行电击除颤,帮助恢复正常心跳。
AED为什么能救命
当有人因室颤(心脏乱颤,无法泵血)或无脉性室速(心脏狂跳但无效)导致猝死时:单纯心肺复苏(CPR)只能暂时维持血流,但无法让心脏恢复正常跳动。
AED的电击可以“重置”心脏电路,给心脏一次重新正常起跳的机会。
AED的操作简单易懂,四步:开、贴、插、电
开,即按下开机键,按照语音提示操作。
贴,即贴放电极片。撕去自粘式电极片贴膜,参照AED电极片上的图示,贴于患者裸露的胸部。成人模式时:将一片电极片贴在患者裸露胸部的右上方(胸骨右缘,锁骨之下),另一片电极片贴在患者左乳头外侧(左腋前线之后第五肋间处)。(注意:电极片必须与患者皮肤紧密贴合,否则影响导电效果。)
儿童模式时:将一片电极片贴于患者前胸部正中位,另一片贴于患者背部中央(位置与前胸电极片相对应)。体格较大的儿童也可如成人的位置贴放电极片。
插,即插入导线AED分析心律。把电极片的导线插入AED主机(配置外置箱的AED,电极片已预先连接主机,无需手动连接),主机会自动分析心律。等待AED分析心律,判断是否需要电击除颤。(注意:此时不要触碰患者,并且暂停胸外心脏按压等操作,避免影响心律分析。)
电,即电除颤。如果AED建议除颤,需要再次确认所有人员均未接触患者。待AED完成充电后,按下“电击”按钮放电。
电击完成后,不要关机或取下电极片,并立即开始胸外按压,进行心肺复苏。如AED心律分析后不建议电击,施救者需持续做心肺复苏。AED将每2分钟进行一次心律分析,施救者根据仪器提示操作,直至患者恢复心跳和自主呼吸,或急救人员到达。
AED设备上有清晰且简单的操作指引,其使用方法可以概括为简单的九个字“开电源,听他说,跟着做”。
注意事项:
在贴放电极片前,应保持胸前区皮肤干燥、清洁,应先清除患者过多的胸毛,或迅速擦干患者胸部过多的水分或汗液,确保电极片与皮肤贴合紧密。
现场有两名以上施救者时,应配合实施心肺复苏和电击除颤,一名施救者持续胸外心脏按压,另一人负责操作AED。
使用AED的核心判断标准是患者发生心脏骤停,具体表现为:
大声呼叫、拍打无反应。
无正常呼吸、胸廓无起伏或仅有濒死喘息(如叹息样呼吸)。
在喉结旁两横指或颈部正中旁三横指处,用食指和中指两指触摸颈动脉,观察有无搏动(非专业人员可不强求判断)。
注意:AED会自动分析心律,判断需要电除颤时会建议电击,无需担心误操作。即使不确定是否为心脏骤停,也可立即使用AED,设备会自行判断是否需要电击。